Diary of LX

  • 学习
  • 技术
  • 说说
  • 作业
  • 工具
  • 归档
  • 友链
  • 开往
  • 虫洞-个站商店
  • 虫洞-十年之约
  • GitHub
  • Telegram
  • Twitter
  • Link

《乡土中国》核心概念梳理

  • lx
  • 2022-01-23
  • 0

(转载来自 知乎)
一.核心概念释义

  1. 礼俗社会:没有具体目标,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p9

  2. 法理社会: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p9

  3. 愚:文盲,不识字。p12

  4. 面对面的社群:生活上互相合作而且天天见面的一群人。p14

  5. 特殊语言:非文字性的,可以用来传情达意的语言,如表情、肢体语言、行话等。

  6. 时间阻隔: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p18

  7. 记忆:“记”带有在当前为了将来有用而加以认取的意思;“忆”是为了当前有关而回想到过去经验。

  8. 文化: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P19

  9. 私:由于缺乏对“公”的共识,而每个人对“公”与“私”划分的伸缩性又极强,所以很难对“私”的评价做界定。

  10. 团体:用捆柴来打比方,只指由团体格局中所形成的社群。p24、p36

  11. 团体格局:如同一捆捆、一扎扎、一把把柴火摆在一起。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每个人结上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p24、p30

  12. 亲属关系: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p25

  13. 伦: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p26

  14. 差序格局:同“伦”,即以“己”为中心,通过有差等的次序和一根根私人联系而构成的网络。p26

  15. 个人主义: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力上控制个人。p27

  16. 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具有相对性和伸缩性。p27

  17. 道德观念: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p30

  18. 代理者:团体格局社会中,执行团体意志的人。p31

  19. 社群:一切有组织的人群,把社群来代替普通所谓团体。P36

  20. 社会圈子:差序格局中的基本社群,相当于“小家族”。P36

  21. 事业组织:用来形容中国乡土社会的家族或家庭。在生育、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上具有绵延性,主轴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夫妇是配轴,这两轴都被事业的需要排斥了普通的感情(与纪律相对照的普通感情)。P39

  22. 生活堡垒:用来形容西洋家庭团体。此类家庭里,夫妇是主轴,共同经营生育事物,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家庭是其获取生活安慰的中心;子女是配角,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也都不是家庭的分内事。P39

  23. 感情定向:文化所规定个人感情可以发展的方向。P41

  24. 了解:指接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P42

  25. 阿波罗式(Apollonian)的西方文化模式: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但是人连维持它的力量都没有,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P42

  26. 浮士德式(Faustian)的西方文化模式: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地变。P42

  27. 法治: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无法保证,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这个力量就是法律。P46

  28. 人治:其实是“礼治”,没有所谓“人治”的概念。但礼治并不意味着文质彬彬,也可以很残忍。

  29. 礼:社会公认合式(对是合式的意思)的行为规范,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用“克”、“约”等字表示。【克己复礼、推己及人、约定俗成】P49

  30. 传统:社会所累积的经验,用来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无形权力。P48

  31. 横暴权力:从社会冲突方面着眼,权力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或阶层间主从的形态里,权力是维持这种主从关系所必需的手段,具有压迫性质。P56

  32. 同意权力:从社会合作方面着眼,由于社会分工使得每个人都不能“不求人”而生活。其权力的基础是社会契约,是同意,权利与义务要相称,否则就当鲁滨逊。P57

  33. 教化权力:paternalism,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同爸爸式的权力或称长老权力,是为了被教化者,而不是为了统治关系,带来长老统治。

  34. 时势权力:“时势造英雄”,他提得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的试验,能获得别人的信任。这种人可以支配其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权力。P72

  35. 长老统治:难以用民主和不民主的尺度来衡量中国社会下的权宜之计。P64

  36. 文化与政治的区别: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

  37. 社会继替:指社会成员新陈代谢的过程,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P60、p71

  38. 社会变迁: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P71

  39. 血缘: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是身份社会的基础。P70

  40. 地缘:血缘的空间投影,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是契约社会的基础。P70

  41. 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

  42. 欲望:人类在取舍之间的根据,规定了人类行为的方向,是文化事实。

  43. 需要:自觉的生存条件。P80

  二. 研究方法素描

  1. 研究基础:充分的社区分析。

  社区分析:以某个具体社区的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作为研究对象,在一定时空坐落中去描画出该地方的人民所赖以生活的社会结构。该方法与历史学的工作相通,如果历史材料充分的话,任何时代的社区都同样可作分析对象(东坪)。同时与人类学的一部分也相通。P85

  2. 问题意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p4

  3. 社会学研究方法:属于社区第二步的比较研究的范围。p87

  先得确立若干可以比较的类型,也就是依不同结构的原则分别确定它所形成的格式。p87

  不妨称之为“结构论Structuralism”,是“功能论Functionalism”的延续。

  4. 该研究的模仿对象:Mead女士根据美国的事实说明移民的特性,写成《The American character 》一书。p88

  5. 研究目的:通过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作为认识事物工具的概念,呈现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支配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体系,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P4

  三.作者是怎样把上述概念提炼出来的?

  1. 确立中国基层社会的根本性特质: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P6

  2. 明确与中国乡土社会相比较的几种社会类型

  西洋社会;

  城市社会

  3. 确立若干可供比较的社会结构或功能类型,寻找合适的理论对话对象或其他类似的表述形式,这个过程可逆;并将乡土社会与比较对象两者都抽象出对应的概念。前者为乡土社会的概念,后者为非乡土社会的概念。【】内为其他学者对这个问题类似的表述。

   社会学中的社会性质:礼俗社会、法理社会

  【Tonnies:Gemeinschaft、Gesellschaft】

  【Durkheim: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p9

   交往中信任的来源:对规矩的熟悉、对契约的认可p10

   对农民的一般性认知:平民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农民四病“愚、弱、贫、私”,作者直接诘问其中的“愚”与“私”

   社区间人员的流动率: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p9

   作为交往中传情达意的工具(现代化的工具):特殊语言、文字p16

   社会结构的格局(社群如何形成):差序格局、团体格局

  【潘光旦《说伦字》:凡是有“仑”做公分母的意思都相同,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

  【《礼记》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

  【孔子:推己及人,推,如同水纹波浪向外扩张;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现代国家理念】

   价值观:个人主义、自我主义p27

  【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

  【孔子: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维系格局中私人的道德体系:礼教、宗教p31

  【礼教:天人合一,神与代理者的合一】

  【宗教:神与代理者的分离】

  【基督教的道德观念:每个个人在神前的平等,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p31

  【爱——仁——忠】

   格局内的基本单位:社会圈子、团体p36

   家庭性质:事业组织、生活堡垒p39

   文化模式:阿波罗式、浮士德式

   维持社会秩序的治理方式:礼治、法治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权力在社会继替与社会变迁交织时的运作方式:

  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时势权力

   统治权力的性质:长老统治、民主\不民主

   个人生存条件是否变为自觉:欲望、需要

© 2023 Diary of LX

Theme by Wing

           萌ICP备20228887号
  • {{ item.name }}
  • {{ item.name }}